旅行至此,行程过半。出发的那一刻,我就在想,旅行的真谛是什么?游山玩水?吃喝玩乐?显然,这应该是旅游,而是不旅行。
旅游的节奏会慢些,会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个地方的方方面面;而旅行的节奏很快,每一站都是匆匆而过,只是通过代表性的实体来接触一个地方。旅游,更多的是通过身体去享受一个地方,用眼看景,用耳听声,用嘴品味,用手触摸有型之物。而旅行,却不仅仅需要眼耳口手的感知,更需要用心去感触,用脑去感悟。旅行的过程,需要观景,而不只是观景;需要听声,而不仅是听声;需要用口品味,更需要用心品味;需要用手触摸有型之物,更需要用心触及无形之物,用心来悟!触景需生情,听声可知音,口能品百味,心要悟人生。
或许,真正的旅行,不在乎时间的长短,不在乎距离的远近,不在乎天气的冷热,不在乎资金的匮足,重要的是人和心是能够一起行走,身体和灵魂能够一同上路!
人在路上,是为了走一段自己从来没有走过的路,是为了赏一处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景,是为了品一次自己从来没有尝过的味,是为了触一下自己从来没有摸过的物。人在旅途,为的是见见未知的世面,开开狭隘的眼界,让自己知道这个世界很大,让自己知道自己多么的渺小!
心在路上,是为了想一些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事情,是为了思一些自己从来没有思考过的问题,是为了感一些自己从未经历的感动,是为了悟一些自己从未明白的道理!心在旅途,为的是由内而外的认识自己,远离深陷其中而不得自拔的圈子,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抛去浮华和功利,用一颗虔诚的心反省自我,用一颗坚定的心回归自我。为的是坦然于得,淡然于失,不断领悟人生之中爱与恨,沉与浮,舍与得,生与死的真谛!
一个人,一生在一个地方能生存,在其它很多地方也能生存。不同的是,在一个地方我们想生活的更好,你需要用一生去积累财富,编织人脉,而这个过程中,我们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我们会热脸贴上冷屁股,我们不愿意却不得不学会圆滑,世故,我们不情愿却不断变的功利。慢慢的,我们的生活好了,出人头地了,衣锦还乡了。可我们的心却累了!我们再也露不出天真无邪的笑容,既使笑,却笑的让人琢磨不透了。而人在旅行,我们依旧可以活着:渴了,只需要一杯水;饿了,只需要一顿饭;累了,只需要一张床,哪怕最大的不幸降临,遇难异乡,那也可做个“他客”,四海皆为家,八方皆为亲。
如此看来,人生在世,活着真的很简单,也需要简单。或许只有在异乡之行的路上我们才会发现,人活着,其实不需要那么多,权位也好,名利也罢,只不过是人生的虚华。现在想想,除了身体,身外的一切都像衣服,人与人的真正差别不在于“衣服”的款式和品牌,而在于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健康的身体才是幸福的物质基础,真善美的心灵才是幸福的精神源泉。人生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拥有一个身心健康的真我。
人生,需要有一次旅行,离开自己的生活圈,不受约束,不被羁绊,在路上用身体行走,用心灵思考,想一想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活着?自己活着到底需要什么?哪怕回到原地,我们依旧要面对现实中复杂繁琐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但至少我们明白了,哪些应爱,哪些该恨?哪些必舍,哪些须得?
2013年8月11日于重庆前往成都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