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感觉,渐行渐远……
如果不是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声,如果不是贴上了新的门画对联,如果不《新闻联播》里每天传递的春节气息,如果不是全国人民期待的视听盛宴春晚的播出……似乎感觉不到这是在过年。
没有了白雪皑皑的自然环境烘托氛围;没有了儿时对新衣,压岁钱的期盼;没有了像小时候对大鱼大肉过肥年的憧憬,没有了大家庭天南海北回家的大团圆……
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那个曾几何时老百姓期盼到过年才能津津有味吃上几顿的鸡鱼肉蛋如今早已成为家常便饭。
现在的交通越来越方便了,过去人们要两三天才能从遥远的异乡回家过年,如今都能朝发夕至。可到胡同里走走,依旧有些人家大门紧锁。
现在的通讯也越来越方便了,小时候向远方的亲戚拜年,一部电话前一家人排队嘘寒问暖,唠嗑聊天,送祝福,拜新年。而如今一个电话甚至一条短信过去,一笔带过。
以前走亲访友,人们都是一群一群步行几里甚至十几里的雪后泥泞路带着礼品去看望,条件好点的也是一堆人挤在一辆敞篷车上。而如今走亲访友的车多了,车里的人少了;礼品贵重了,情意轻了。
……
年,还是那个年,流传千百年;传统的习俗越来越少,创新的元素也没见得如何增加。
这个自古以来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逐渐的变了味道。可喜的是新年里饭菜的味道越来越香,越来越美;可惜的是人情的味道越来越淡。
年,年年如此,一点一滴的丢着传统的东西,却过不出什么新意。还传承着的一些传统习俗也在面临着挑战:春节燃放烟花炮竹,污染环境;传统祭祖跪拜之礼节也面临着被崇尚科学文化知识的年轻人所遗忘的处境;大鱼大肉,铺张浪费也与新时期所提倡的健康节俭的生活方式相碰撞……
以后的春节,以后的过年,年味肯定还会有很大的变化,传统的优秀文化习俗能够继承并发扬,与现代物质,精神文明相背离的传统习俗得以改进,这样的变化是趋势,也是必然。纵使千变万化,我们期盼变的是方式,不变的是人情!2014.1.31